各二级学院:
毕业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2022届毕业生离校在即,为进一步做好离校教育,确保毕业生安全、文明、有序离校,推进平安校园和文明校园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引导毕业生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立志民族复兴、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锻造君子人格,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现决定在2022届毕业生中深入开展“十个一”主题活动,通过搭建毕业生自我教育平台,增强毕业生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激发毕业生情系母校、感恩师长、坚定理想、奋进报国的热情,引导毕业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走出校园、迈入社会,开启新征程,再添新作为。
二、教育主题
踔厉奋发,未来可期
三、活动时间
2022年5月—6月
四、活动内容
1.“初心”——上好一堂思政课。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线,邀请学院党政主要领导、优秀教师、优秀党员、杰出校友或专家学者等,围绕学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为毕业生上一堂特殊思政课,深入开展毕业生主题教育,引导毕业生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个人成长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2.“铭记”——再游一回最美师院。由各学院组织毕业生开展线上或线下“带你再游一回最美师院”活动,鼓励毕业生和熟悉的每一个校园角落好好告别,将美丽师院深深印记在青春的纪念册里。
3.“惜别”——举办“最后一课”毕业班会。营造温暖、关爱的毕业氛围,组织开展一次别样班会,整理收集班会中师生代表讲话、同学感言等感人素材,一起见证成长、缅怀青春、寄语未来,帮助毕业生充分做好踏入社会的准备。
4.“感恩”——送上一份毕业祝福。组织毕业生开展为家长、老师、同学、母校送祝福、写卡片、述故事等活动,鼓励毕业生访恩师,感师恩,铭记母校情,引导毕业生倾听与回忆师生情谊,培育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5.“定格”——拍摄一张合影留念。动员毕业生与老师、宿管、保卫、校医、食堂等教职员工开展合影留念活动,定格毕业瞬间,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怀、感念、眷恋之情,纪念大学的青春岁月。
6.“传承”——开展一次经验分享。组织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考研榜样和应征入伍等典型学生,开展1次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活动和访谈活动,线上线下展示优秀毕业生的故事,传承师院精神。
7.“告白”——举办一次毕业生表白活动。为给毕业生提供表达热爱母校、展示自我、抒发情怀的平台,在湖师学子和各学院微信公众号推送“母校我想对您说”“写一封信给最喜爱的老师”“寄语我最喜欢的后勤叔叔阿姨”等毕业生线上微表白活动,营造浓厚毕业季氛围。
8.“致远”——为母校办一件实事。开展“我为学弟学妹做一件事”“我为母校献一策”“为母校留下‘一幅好作品’”等活动,引导毕业生积极响应学校组织的毕业生“校友中心”“校友林”认捐倡议,以实际行动回馈母校,争做护校爱校的文明使者,为在校学生做好表率。
9.“历练”——开展一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毕业生离开母校之前,打扫实验室、教室或校园内卫生死角,认真做好宿舍清洁,引导毕业生用实际劳动践行感恩,端正劳动观念,体悟劳动艰辛、感受劳动快乐,给学弟学妹留下一个温馨、整洁明亮的“家”。
10.“圆满”——完成一次线上离校。引导毕业生关注“湖州师范学院”微信企业号,进入离校环节,实时完成离校环节办理,完成线上离校手续。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学生毕业工作,坚决做好学生返校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和毕业生教育工作,及时了解毕业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动态信息,摸清就业情况和存在困难,抓细节、抓效果,做好毕业教育思想引领,引导学生有序返校、离校。充分调动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和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寝室长等各级学生力量,形成育人合力,确保毕业生教育落到实处。
(二)创新形式,营造氛围
各学院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毕业生需求,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学生便于参与的平台,增强毕业生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积极谋划、精心设计“有情怀、有温度、有特色”的毕业教育活动方案,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充实毕业生返校后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爱校、惜校、离校、念校的浓郁氛围。
(三)加强宣传,做好总结
各学院要按照方案要求,积极开展毕业生主题教育,将毕业生教育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三全育人”合力,让毕业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和温暖,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和感情。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等宣传载体,积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宣传报道。请各学院拟定毕业生主题教育方案,于6月13日(周一)前发送至邮箱:xsc@zjhu.edu.cn(邮件命名为“学院+毕业生主题教育方案”)。
校党委学工部
2022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