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公告详情
发展的人才基础,依据《淮安市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工作实施办法》(淮组通[2018]34号)等规定和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引进200名中小学教师(事业编制)。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招聘单位、岗位、人数和相关要求详见《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引进第二批“,以下简称《岗位表》)。
(一)招聘对象
A:(1)第一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含一级学科涵盖的二级学科,下同)下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双一流”建设高校非建设学科研究生。(4以上招聘对象不含上述高校定向培养等毕业生。“双一流”双一流”高校和C类高校毕业生。
周岁以下(
2023年应届毕业生须于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应聘:
①现役军人或国民教育序列普通高校在读非2023届毕业生;
②与事业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或者近姻亲关系等亲属关系的,不得应聘事业单位的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岗位;与现有在岗人员存在上述关系的,不得应聘到岗后形成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管理类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明确应当回避的岗位;
③国家和省另有规定不得应聘到事业单位的人员。
本次招聘实行“自愿报名、公平竞争、择优聘用”(一)报名和资格审核
1.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时间和地点详见淮安市教育局网站:http://jyj.huaian.gov.cn/。
2.报名与资格审核注意事项
(教育类)报名表》(附件3)的有关信息,报名时须携带报名表、本人身份证、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及公告和岗位要求的担任学生干部、获得荣誉等相关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应届毕业生已与相关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提供就业协议书原件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复印件),同时提供本人近期免冠正面二寸证件照3(2)由招聘单位和其主管部门根据应聘人员提供的信息进行资格审核,资格审核通过的应聘人员即为报名成功人员。
(4)报名结束后,报名成功人数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岗位,由招聘单位主管部门报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商组织、人社部门相应核减招聘计划,直至取消该岗位招聘。
(二)适岗评价
(三)面试
分及以上为合格;面试时形不成竞争的岗位,70分及以上为合格。
在应聘同岗位的面试成绩合格的应聘人员中,按应聘人员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及岗位实际招聘人数1:1的比例确定进入体检环节人员(末位面试成绩相同的组织答辩,取答辩成绩高者)。
(五)考察
四、公示与聘用
在体检、考察与公示各环节,因应聘人员放弃或其它原因等造成缺额的,经市教育局商组织、人社部门研究,可在应聘同岗位的面试成绩合格的应聘人员中按应聘人员的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一次性递补(经招聘单位和其主管部门报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商组织、人社部门研究同意的,可停止递补具体用人单位的岗位)。
公示结束后应聘人员如无正当理由放弃聘用资格的,招聘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可以在名单公示结束后的1聘用审批备案后,招聘单位与被聘用人员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除依法依规解除聘用合同外,应当在招聘单位最低服务3个月)。试用期满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试用期间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资格,个人自主择业。
选聘人员到聘用单位报到后,符合我市“名校优生”六、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江苏省淮阴中学:0517-83518899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0517-83681005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0517-83563076
江苏省清河中学:0517-83640908
淮安市楚州中学:0517-80826868
淮安市淮海中学:0517-84809969
江苏省洪泽中学:0517-87265402
江苏省盱眙中学:0517-88213892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0517-88411284
监督电话:0517-83661661。
附件:
1.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引进第二批“名校优生”(教育类)岗位表
2.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引进第二批“名校优生”(教育类)专业参考目录
3.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引进第二批“名校优生”(教育类)报名表
中共淮安市委组织部
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共淮安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淮安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