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他们
带着梦想踏入湖师
毅然地选择了与自己较劲
考研这条追梦路上
他们直面疫情,披荆斩棘
他们夙兴夜寐,勤学苦读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经过四年的磨砺与奋斗
埋下的种子终于开出美丽的花
他们都是自己的英雄
我们称他们为“出彩考研人”
湖师学子微信公众号推出“出彩考研人”系列栏目,通过选树考研先进典型,挖掘考研背后的励志故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前行的同学们带去微微亮光。
第六期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人物介绍
裘超乙,男,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大学期间曾获浙江省大学生化学竞赛二等奖、学院师范生技能竞赛一等奖等荣誉,202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成功被宁波大学化学专业拟录取。
PART 1
身处微芒,不倦摸索
进入大学后,裘超乙也曾迷茫与困惑。为了摸索前行的路,他积极参加浙江省大学生化学竞赛,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自学日语,苦练书法等。因体测成绩不理想,他总是与奖学金无缘,这也一度让他感到失落和心有不甘。他的点点滴滴普通且平凡,似乎是很多学子的缩影。“个人的光亮或许熹微,但我坚信,只要坚持积累,一定能闪闪发光。”裘超乙说道。
▲裘超乙日语书法作品及获奖证书
转变,发生在加入导师实验室之后。在这里,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热爱。为了搞清楚反应机理,他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找翻阅文献;为了找到合适的有机物配体,他乐此不疲地尝试,从清晨摸索到深夜;为了获取真实有效的实验数据,他选择把作息颠倒,去跟踪化学反应的实验进程。“为了监测反应进程,有时会和小伙伴们在实验室轮番守夜,困了就睡在铺纸板的地上,一群目标相同的人共同努力,期间收获的友谊,比奖项荣誉更要珍贵。”裘超乙笑着说。
大二下学期,他的国创项目顺利结题,化学竞赛荣获省级奖项,日语也取得了N2等级证书,他不再是一个迷茫者,而是一个有梦想、有追求、有能力的科研初探者。此后,他便定下考研深造的目标,梦想接触前沿的专业知识与研究,和更优秀的人一起学习与成长。
▲裘超乙参加浙江省大学生化学竞赛获奖
▲裘超乙通过日语N2等级测试
都说考研是选择大于努力。裘超乙在择校时坚定地选择了宁波大学,不仅仅因为他是宁波人,更因为在前期收集院校信息时,他惊喜地发现,宁大指定的专业参考书正是他曾经课堂上学过的内容。裘超乙说,“这一切仿佛都是为我量身打造,这也增加了我报考宁大的信心和决心。”
PART2
积蓄力量,不惧荆棘
生命科学学院的考研氛围浓厚,裘超乙的考研之路相对“热闹”,同班47人中有29人考研。他们经常聚集在寝室里,面对着相同的知识点和类似的考题,像开会一样,互相讨论与答疑,但他知道,热闹的答疑不能代替独立的思考,考研最终是一个人的战场,只有夯实基础知识,把握自身复习节奏,才能在笔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裘超乙从大三的四月初开始备考,每天坚持英语单词记忆,八个月的单词背诵,使他掌握了充足的词汇量,在笔试前一个月,他便开始每天做一套真题,以保证能适应考场状态,最终凭借充分的准备,取得英语一科目75分的优异成绩。在政治科目备考中,他毫无保留地选择相信“肖四肖八”,考前两个月的背诵,也让他获得了65分的好成绩,在回顾政治备考时,他建议学弟学妹可以适当提前着手复习,两个月的时间备考政治确实有点少。
裘超乙在谈起专业课备考时说道,“平时多积累是成就专业课复习的法宝”。在有机化学科目的复习中,宁大采用的参考书与湖师院课堂教学的书本一致,这无疑节省了他更换教材和重新梳理知识框架的时间,备考时,他找出自己大二时精心梳理的笔记,参照宁大有机化学科目大纲体系,填充主干知识和内容。在物理化学科目备考时,裘超乙其实刚结束大三春季学期的物理化学课程,但这个课程的期末成绩并不理想,面对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在复习初期,极大打击了他学习的信心,但他紧紧抓住暑期备考的黄金期,重新梳理知识框架,反复刷课后练习题和习题集,以巩固知识点,在真题阶段达到了较高的熟练度和正确率。
裘超乙说,“考研备考是对身心的一场磨练,知识的积累与记忆固然重要,但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制胜的关键”。每当他感到疲惫时,他会想办法让自己放松下来,吹奏笛箫,陶醉于音符的跳动中,挥墨书法,将思绪转移至墨迹与宣纸的碰撞上。
▲裘超乙(左一)参与江南丝竹演出
PART3
造炬成阳,传承励新
回忆考研之路,裘超乙依然记得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天气十分寒冷,在上考场前他不幸“中招”,考试第一天开始发热,拖着哆嗦的身体,机械地向试卷输出答案。他说,“虽然身体感觉难受,但我通过集中精力来克服身体的不适,也忽略时间的流逝”。考英语时,他反复阅读着难以理解的段落,竭力调用着备考记忆的词汇,勾画出一个个笃定的选项。有机化学科目的难度如往年水平一致,他认真分析着物质的多步合成路线,画出机理图,从仪器图谱推断出一个个分子结构。物理化学科目难度陡然上升,似乎失去了历年真题固有的规律,好像每个题型都偏难偏怪,好在完善的知识框架结构能让他奋笔疾书至最后一刻。回顾考试的那两天,他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好不坏,填出了一切确定的答案,同时在试卷上写满了不那么确定的段落。
裘超乙一路走来,似一路生花,他的心中有许多想要感谢的人:经常围聚讨论难题的同班研友们,分享资料信息、给予鼓励的学长学姐们,考前慰问、分发N95口罩和包车送考的学院老师们,支持自己决定的父母等等,他说:“我在考研的路上从未感到孤独,身边的人都默默地鼓励着我们,尤其是学院的老师们,为生科考研学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轻松有爱的备考氛围。”
他把学院对他的关心和爱也转化为自己对学弟学妹的爱。研究生拟录取后,裘超乙及时整理出自己的备考经验,分享资料,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说,“我想把这些资料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就像去年我从学长学姐手中接过的接力棒一样,一届一届的传承下去”。
明灯启“研”途 乘风筑梦想
在你曾经走过的
看似普普通通的每一天
那些所积攒的能量
会散作满天星 照亮你脚下的路
愿你们都能成为
出彩考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