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考研人⑦ | 陈中桐:向阳而生,他是步履不停的追梦人

发布时间:2023-06-02来源:学生处作者:动态浏览次数:10

四年前的他们

带着梦想踏入湖师

毅然地选择了与自己较劲

在考研这条追梦路上

他们直面疫情,披荆斩棘

他们夙兴夜寐,勤学苦读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经过四年的磨砺与奋斗

埋下的种子终于开出美丽的花

他们都是自己的英雄

我们称他们为“出彩考研人”

湖师学子微信公众号推出“出彩考研人”系列栏目,通过选树考研先进典型,挖掘考研背后的励志故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前行的同学们带去微微亮光。


第七期

向阳而生,

他是步履不停的追梦人

人物介绍

陈中桐,男,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19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2023年报考华侨大学研究生,以初试成绩395的高分(专业第一)成功上岸华侨大学华语与华文教育专业。

Part1

不惧坎坷,勇赴研途

进入高中,陈中桐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大量阅读经典文学著作,立志未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让我十分痴迷,我常想这些作家是怎么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作品,自己将来是不是也可以创作。”他说道。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他未能就读心仪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但他也并未因此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取得了大一专业排名第9的好成绩,如愿在大二时转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来到人文学院后,他的学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高中的语文基础不错,但突然从工科专业转到文学专业,学习思维与方式的改变还是让他很难适应。“一开始确实很难,但我坚信只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定能迎头赶上。”他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潜心文学素养提升和文学知识拓展,通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不断磨炼自己的师范生技能,大二斩获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三等奖、校诵读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参加各类比赛获奖证书

谈到为什么选择考研,陈中桐这样回答,“身边很多同学读师范专业只是为了毕业考编,而我觉得考编成功只是获得了教师这个岗位,而要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仅有本科的知识积累和科研水平是不够的,所以我选择了考研,沉淀自己,厚积薄发。”为了提前进入备考状态,他从大二开始有意识地参加学院开展的考研讲座以了解更多的考研信息,主动与专业课老师、班主任、辅导员探讨报考的院校与专业,在大三寒假就开始了考研英语学习。在考研院校选择方面,他最初选择了温州大学,后因专业课书目大改,权衡再三,他决定更换院校,了解到华侨大学与之前准备的专业课书目较为相似,且华侨大学是较为符合自身学业与科研能力的高校,能够提供更多海外留学和深造的机会等等,最终决定报考华侨大学华语与华文教育专业。

Part2

苦乐并济,夯实研路

 “每个优秀的人会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作扎根。”考研更是如此,陈中桐的整体备考从大三寒假开始,平均每天8小时,暑假平均每天10小时以上,冲刺阶段甚至达到了每天12小时。

政治备考从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开始,每天看网课、背书、刷题一到两小时,十一月份后达到每天4小时以上。对于需潜心积累、持之以恒的英语,陈中桐的复习有自己的节奏,前期广泛积累,每天同时抓好新词的背诵与旧词的复习巩固,大量阅读外刊专栏、定期进行BBCTED听力练习;后期回归真题,每天保持单词、长难句、作文模版的复习背诵。他认为,考研的关键是要抓住寒暑假黄金复习时期,假期课业压力小、外界干扰少,可以实现夯实基础、查漏补缺、弯道超车的目标。大三的暑假在充实的复习中很快就过去了,他正式成为了一名毕业生。回到学校后,扑面而来的种种事情,打乱了他假期中已经养成的复习节奏,如何调节校园生活与学习节奏、如何平衡实习与复习,是他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考研复习笔记

作为一名师范生,考研路上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处理师范生三个月实习与考研复习之间的矛盾”。陈中桐在大四上学期参加了教师教育实习,他要在三个月的实习期间既完成作为实习教师的本职工作又做好考研前的冲刺准备。在工作与学业的双重压力下,他不断调整复习方案,努力找到平衡点。“我每周都会与墙斯老师(陈中桐考研指导老师)交流复习进度,让老师指出我复习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点。同时,这段时间我和研友们也会分享经验、相互鼓劲。当你坚定一个目标时,会发现全世界都在帮你。”他在墙斯老师与研友的鼓励与帮助下,一边实习一边复习,同时坚持每天抽出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

Part3

苦尽甘来,向阳花开

即使考前万分小心,陈中桐还是在第一场考试结束后确诊阳性,到第二场英语考试时,他身体发冷,头隐隐作痛。他说,“试卷难度太大,我一度想要放弃考试。当晚头疼到没睡着,第二天专业课考试身体状况非常不好。”就在感觉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又想起墙斯老师在考前和他分享的在考博清华时,也碰上了相似的情况以及如何去克服的经历,想起一年来自己在黑暗中摸爬滚打、起早贪黑的日子,想到辅导员老师在得知有大量学生阳性后送去物资、全程陪伴考研学子的深切关怀,想到父母期待的目光与默默的支持,想到考前朋友们的一句句祝福,他决定,就算倒也要倒在考场上。

堆满的学习资料

他竭力克服生理上的痛苦与疲惫,考专业课时,当他看着日思夜想的学校所寄来的试卷,“我感受到它有多么神圣,我多怕这会是最后一次,也是最近距离接触我梦中都想去到的学校,我一定要坚持做完!”。苦心人,天不负,他收获了初试成绩395分的好成绩,位列华侨大学华语与华文教育专业初试成绩第一,并最终成功上岸。那个无数次出现在梦中的场景、那颗在黑暗中含泪播下的种子终于在此刻变为现实、开出鲜花。

陈中桐在考研上岸后,成为了一名“播种者”,一方面,他把自己的考研经验和心路历程分享给了身边更多的人,鼓励学弟学妹们明确自己的考研目标,一旦下定决心,就要心无旁骛,要始终坚信努力终有回报。另一方面,他坚定了要成为一名文化传播者的信念,选择这个专业既是他的兴趣,更是一份责任,他暗暗发誓一定学好专业知识,坚定理想和信念,未来尽自己所能将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语言的独特魅力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湖州师范学院的四年生活是一场自我雕塑,陈中桐说自己并不是能力卓越,只是选择热爱和坚持,选择朝着梦想的方向勇毅前行!


明灯启“研”途  乘风筑梦想

在你曾经走过的

看似普普通通的每一天  

那些所积攒的能量 

会散作满天星  照亮你脚下的路

愿你们都能成为

出彩考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