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校针对大一各班级的心理委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培训活动,特邀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为他们指点迷津,旨在强化他们的心理导航能力。希望这一系列培训能够帮助心理委员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来关注和引导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11月7日,李承芝老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与能力需求,让同学们领悟到心理委员不仅是心理健康的宣传者与组织者,更是信息的传递者与同学的助人者。通过一系列生动典型的案例,李老师强调了责任心、爱心与耐心对于心理委员帮助同学们应对复杂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11月14日,方苏老师带领同学们一同探索了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方法,使心理委员们更加明确自己作为“心灵摆渡人”的责任,学会在心理海洋中识别暗礁与风浪,为同学们的安全航行保驾护航。
11月21日,缪倩芸老师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向心理委员们传授了如何有效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秘诀。她指出,许多心理问题需要在团体中得到解决,并从准备、开始、工作到结束四个阶段,详细讲解了举办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基本流程与注意事项。
11月28日,王美芳老师为心理委员们带来了关于工作中谈话技巧的精彩分享。沟通谈话是心理委员工作中一项重要法宝,尤其是开放性的提问,能够有效疏导咨询者的情绪。在老师的邀请下,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与演示,亲身体验了谈话技巧的魅力。
11月29日,连红杰老师为心理委员与寝室长组成的心理互助员团队,详细阐述了针对同学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他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处理方法,让在场的每一位成员都受益匪浅。
经过这一系列培训,许多同学对心理委员对这一职位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不仅是协助者,更是倾听者与引导者。要具备同理心、沟通能力与一定的心理知识,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同学们。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维护班级的心理健康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耐心、细心地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心理状态。”更有同学表示:“未来,我将更加细致、具体地根据同学们的不同状态制定心理拓展活动,循序渐进地打开同学们的心扉,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
通过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培训活动,心理委员们不仅掌握了实用的心理干预技巧与沟通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被赋予了成为同学们心灵灯塔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未来,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照亮同学们前行的道路,成为连接心与心的桥梁,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心理健康的沃土上茁壮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