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升辅导员综合素养,4月11日下午,学工部举办了第十期“青蓝悦”辅导员交流活动。本次交流聚焦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和人工智能应用能力,特邀人文学院王治国、生命科学学院侯乾坤担任主讲人。学工部相关负责人和来自二级学院的20余名辅导员参与活动。
王治国老师以“问道于生:基于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之路”为主题,分享了参加浙江省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的收获与思考。他结合学生工作经历,从“学生工作科研的本质”“课题选题与申报”“论文撰写”三个维度深入阐述了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呼吁老师们要坚持“实践-研究-再实践”的良性循环,沉下心、多思考、多动笔,不断提升育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侯乾坤老师作了“AI如何赋能辅导员日常”的主题分享,系统解析了AI技术在学生工作中的创新应用。他通过生动的实操案例,详细分享了智能工具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管理流程、精准服务学生方面的可能性,同时还现场模拟了通过AI技术创设智能问答、在线咨询等应用场景,展现了人机协同的新型工作模式。这种将前沿技术与实际工作深度融合的探索,引发了在场辅导员的强烈共鸣。
学工部副部长杨林林在总结时指出,两位老师的分享有总结、有思考,干货满满,为辅导员成长提供了清晰的场景化思路,希望辅导员们在工作中养成坚持学习的习惯,在实践性工作中凝练思考,结合科研活动解决日常工作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助力工作提质增效;要主动拥抱学习前沿技术,充实知识体系,强化团队交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载体形式。
此次交流活动为辅导员成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拓宽了工作视野,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对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学生工作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